長虹·銀湖新都幼兒園開工
發布日期:2016年10月09日 閱讀人數:20291人
銀湖新都幼兒園作為配套設施,其規劃建設對本小區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銀湖新都的人氣,帶動樓盤的銷售。銀湖新都幼兒園自8月簽約以來,規劃方案、確定方案、施工圖出圖、施工單位招投標、現場拆遷、場地移交總包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在這過程當中也碰到一些難題,在規劃方案階段,如何根據現場地形特點規劃方案并滿足業主對功能和設施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方案1
方案2
前期設計部會同設計院給出以上兩個方案,方案1根據地形而建,最大限度利用場地,方案2則突出造型,同時更重要一點,讓出的北側場地作為操場符合幼兒園活動的需求,同時也是業主需求,綜合考量之后最終選擇了方案2作為最終方案。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基礎選型也是一大難題。根據地勘報告,幼兒園下層分布依次為雜填土、淤泥、礫質粘性土、粉質粘土和園礫,從幼兒園荷載來看,一般的換填就能滿足基礎需要,但因分布有較深淤泥(平均達3m-4m),換填將耗費大量砂石,不經濟。若采用復合地基處理,較換填經濟性好,但工期較久,同時,攪拌樁的施工工藝較換填復雜。幾經論證研究后,我們最終決定采用深層攪拌樁復合地基方式處理,選擇這個做法的好處是:首先,經濟性較其它方案有很大優勢;其次,復合地基施工噪音小,所需機械少,基本無運載車,對周邊業主及居民基本無干擾,較其他方案體現一定的人文關懷。至于工期和工藝中的問題,則能通過在過程管控中有效解決。
另外,拆遷問題也是個不小的難題。原地塊有建構筑物,被附近某居民長期占用,因此拆遷必須慎之又慎,要有理有據,同時又要照顧該居民的情緒。在綜管部、工程部多方、多次協調下,終于啃下了這個硬骨頭,對場地內建構筑物順利拆遷。
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總包進場開工了。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幼兒園雖然三千面積不到的工程,但涉及的子項工程也不少:基坑開挖、復合地基、主體、外墻磚和外墻涂料、門窗、消防、水電氣等等,這些工程的完成質量與以后入園孩子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所有更應該循序漸進,從嚴管理。
附圖:幼兒園開工現場照片:
場地平整
基坑開挖
攪拌樁樁基機械進場及組裝
放線和樁定位
水泥攪拌樁施工